<dd id="8jhwk"></dd>

  1. <nav id="8jhwk"><optgroup id="8jhwk"></optgroup></nav>

    <dd id="8jhwk"></dd>
  2. <form id="8jhwk"><legend id="8jhwk"><option id="8jhwk"></option></legend></form>
    hjzx

    高原光景日日新——甘孜藏族自治州脫貧攻堅掠影 2019-06-24 00:00:00   了解更多
    0

    在四川甘孜,折多山以西被稱為“關外”。 折多山,海拔4900多米。過了此山,便進入康巴藏區腹地。這里地域遼闊,氣候寒冷,空氣稀薄。 自折多山往西,再翻越幾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就到達理塘縣城。此地海拔超過4000米,人稱“天空之城”。 五月下旬來到理塘,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菜地,一排排齊整整的大棚。沒想到,這里銷往香港、澳門的蔬菜,占整個四川銷量的2/3。 這是理塘縣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的蔬菜基地??恐@塊“寶地”,周邊5個鄉鎮的11個貧困村摘了帽。 壯美的甘孜大地上,扶貧脫貧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全州貧困發生率,已從2014年的23.2%降至如今的3.5%。? 發展特色好產業? 黃瓜頂花帶刺,小西瓜吊在空中,圣女果掛滿枝頭……入夏后,在理塘縣甲洼鎮田園綜合體,天天都有新鮮果蔬往外送。 經理名叫馬海波,有點來頭:山東壽光人,精技術,善經營,是種菜行家。用的工人,清一色本地農民?!芭ひ惶?00元,男工120元。干完活就領錢,天天都有獲得感?!彼χf。 除了務工所得,村民們流轉土地,每畝每年700元;年底分紅,每戶近1000元。田園綜合體采資租取“飛地”模式運營,周邊貧困村用產業扶持金,在不屬于本村的地方認購大棚,再把大棚給企業,每個年租金3萬元。 村民們正在地里忙,有人鋤草,有人架秧,動作麻利。育苗棚外,剛培育好的一捆捆秧苗,被碼放得整整齊齊。 曾經,這里菜比肉貴?!皠e說種菜、吃菜,我見過的菜,不超過3種?!迸だ烧轮粳斦f,“以前地里只種青稞,每年每畝純收入不到300元,趕不上現在3天工錢?!?沒產業,沒技術,收入低,日子過得苦。一年到頭就是青稞、酥油,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我們也想過到外面打工,最終還是沒邁出那一步?!崩烧轮粳斦f。 在甘孜州,不是沒有人出去過。有一次,爐霍縣人社局挨村講政策,說好處,發補貼,最終帶了70人到省外打工?!叭怂偷搅?,我們以為大功告成。沒想到,他們在外地不習慣,根本待不住。20天不到,所有人都回了家?!笨h人社局副局長胡永高說。 出路在哪里?甘孜州引進龍頭企業,發展本地產業,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拓市場,群眾就地打工掙錢。 甲洼鎮田園綜合體,就是甘孜州引進的盛煌農業公司經營的。馬海波帶我們走進一個大棚,里面種著圣女果?!斑@果子,嬌貴得很,比娃娃還難帶?!彼f。 澆水施肥,育苗打叉,藏族群眾干得頭頭是道。田園綜合體里建了就業扶貧實訓基地,辦起培訓班,他們都報了名。教室里學理論,田地上實操,現學現用,邊學邊干。老師就在身邊,不懂就問。 “他們的技術,不比我們壽光人差?!笔ヅ炝?,馬海波拍照發到朋友圈,有種菜的朋友說“可以當樣品”。 附近村子,家家戶戶門前都有蔬菜小棚。蘿卜,油菜,西紅柿,長勢喜人?!叭罕娖綍r吃菜不用買,省了一筆錢?!笨锎宓谝粫浥泶胝f。 除了蔬菜,食用菌、中藥藏藥、藏系綿羊、林果等,也是甘孜州的重點扶貧產業。通過電商平臺,產品賣到全國各地。目前,全州建立特色農林產業基地172.76萬畝、集體牧場33個,共有電商服務中心4個、服務站658個。? 農村不比城里差? 海子山,雨后。 碧空如洗,朵朵白云飄山間。海子環環村,就在半山腰。 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的勇士們背靠海子山,不懼槍林彈雨飛奪瀘定橋,打開北上通道。 我們乘車從瀘定縣城出發,沿著盤山公路,十幾分鐘就到了海子環環村?!皼]通公路的時候,上山要兩個多小時?!贝逯υ谖恼f,“種的菜賣到縣城,全憑人背。要是賣豬,一整頭沒法運,只能先切成塊?!?那時,每天后半夜到天亮前,在山下能看到點點微光,順著山間小路慢慢向下移。這是村民打著手電筒,背著上百斤蔬菜,下山趕早市。 如今,山路上的微光已被太陽能路燈替代?!笆胀瓴?,打個電話,老板開車上來拉?!币υ谖恼f。 要想富,先修路。像通往海子環環村這樣的通村硬化路,甘孜州已經修了21760多公里。這個數字,每天都在增加。 “美麗海子是我家,農村不比城里差?!庇不愤?,立著路燈,刷著大字。走進村民姚在俊家,客廳、洗手間、廚房、儲物間圍成一個院落??蛷d里,大屏液晶電視放著節目,飲水機時不時咕嘟咕嘟響,路由器的燈不停閃爍。茶幾上擺著兩個果盤,裝著水果、干果。 海子環環村曾是省級貧困村。村里最窮的楊其武,過去全家吃飯都成問題,吃上頓沒下頓?,F在怎樣?楊其武帶我們看他家冰柜。一個放客廳,打開一看,臘肉、臘腸,全是“硬貨”;一個在廚房,生肉、餛飩,隨吃隨取。倆冰柜,都滿滿當當。 日子過得好,收入從哪來?姚在文帶著村民學技術,從零起步搞集體經濟?!斑^去種玉米,畝產500斤。人社部門帶著專家手把手教,現在畝產2000斤?!?20畝核桃,300畝櫻桃,400畝無公害蔬菜,800畝玉米高產示范基地……村集體經濟紅紅火火。 宜牧則牧,宜糧則糧,宜菜則菜,宜果則果。目前,甘孜州共有集體經濟實體1109個,帶動4.4萬余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離開瀘定,經過康定,沿著川藏公路,翻過海拔4659米的剪子彎山、4718米的卡子拉山、4696米的兔兒山等大山,便進入藏區腹地。海拔高了,植被少了,寒風凜冽,天空時而飄雪、時而落雨?!傲嘛w雪,一天四季?!痹谶@里生活,自然環境嚴酷。 雅江縣帕姆嶺村村民長生的家,就在川藏公路旁。這是一幢3層藏式樓房,石木結構,冬暖夏涼。房頂,一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長生一家以前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住。騎馬上去八九天,快了半個月打個來回。土壤貧瘠,種什么都難活。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支持下,一家人搬到山下。 近20頁精準幫扶手冊,詳列了幾年來持續不斷的幫扶措施,記錄了長生家的變化。納入醫療救助,發貸款支持養豬養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供公益性崗位……2016年,住進新房,通了電;2017年,通了自來水;2018年,通了有線電視。 如今,一家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三有”(有安全飲用水、生活用電、廣播電視)。就在不久前,他們摘掉了貧困帽。 脫貧攻堅,苦干實干。2014年,甘孜州精準識別貧困村1360個、貧困人口22萬人。如今,1109個貧困村已經退出,貧困人口減少18.9萬人,年均減貧3.78萬人。 “苦日子過完了!”康定市東俄洛二村已脫貧的白瑪拉初說完這話,流下了眼淚。 啃下最難硬骨頭 這是一個延綿幾十里的山村。 19公里的山溝里,散居著60多戶人家。走上一公里,能看到兩三個院落。 村叫其龍村,位于甘孜縣。2015年,羅濤來村任第一書記。所見所聞,讓他震驚—— 全村沒有整修過的路,出行靠人走出來的羊腸小道。村民從河里取水喝,疾病多發,常有人得包蟲病,厲害的還得動手術。有人住木屋,有人住帳篷,風大了進風,下雨了漏雨。八九歲的孩子在山上放牛,學校里沒多少學生。多戶人家基本與世隔絕,很多老人連鄉上都沒去過…… 其龍村所在的大德鄉,是甘孜州24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這些鄉鎮位于雅礱江上游,分布在色達、甘孜、德格、石渠四縣交界區域。就在幾年前,有的鄉鎮到縣城仍是土路,車程六七個小時;有的鄉鎮沒出過一個大學生;有的村貧困發生率超過72%…… 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怎么辦?甘孜州拿出專項政策,調度精銳力量,分解目標任務。53條措施,條條瞄準“標靶”。每個鄉鎮一年修多少公里公路,打多少口井,建多少所公廁,蓋多少座垃圾收集池……一項項,清楚明了。 硬骨頭,不好啃。色達縣甲西村的161戶人家,分散在12條山溝里,最低處海拔也有4300米??h人社局駐村工作隊隊員澤翁郎絨,是隊里唯一一名既會漢語又通藏語的人。每次走訪村民,他都要換4種交通方式:先開車到山腳下,再騎摩托車進山,沒路了騎馬,馬沒法走了只能步行。就這樣,一戶戶訪貧問苦,發低保金、草原生態獎補、特困群眾生活救助金,代繳養老保險費,組織村民學技術?!翱吹酱謇镆惶毂纫惶旌?,村民越來越幸福,我比他們還高興?!睗晌汤山q說。 扶貧工作人員時時面臨危險。羅濤開車帶人勘探地形,準備修路。車開不動,熄火下車。不遠處吃草的牦牛沒見過汽車,發瘋一般飛奔而來,足有上百頭。羅濤等人趕緊鉆進車。一頭頭牦牛擦著車跑過,車里人連呼萬幸。 基礎設施有了,甜頭來了。沒通路時,牙衣河鄉牙衣河村村民上山撿松茸,早上出發,晚上才到山頂?!皳煲淮嗡扇拙拖癯鲆惶诉h門,還要帶上吃的在山上住幾天?!贝宓谝粫洍罡怀烧f。村子距離縣城140多公里,新鮮松茸運不出去,只能曬干低價賣。如今,騎上摩托車,一個多小時就到山頂。早上撿的松茸,中午運到縣城,下午運到成都,價錢漲了三四倍。 在羅濤眼里,村里一天一個樣。無房戶住進新房,危房改造成安全房。全村挖了15口井,每家往返20分鐘之內就能打到水。放牛娃背上了書包,教室里坐滿了學生?!瓣笈T诼愤叧圆?,有時還走到公路上。天天見車,來了車還能怕?”羅濤說。 交通條件好起來,基礎設施建起來,還要讓農牧民腰包鼓起來??恐w經濟補助金,牙衣河村在縣城辦了農產品銷售點。每家每戶都養藏香雞和藏香豬,銷售價格不低,仍供不應求?!肮怵B殖這一項,戶均就增收五六千元,今年我們村肯定脫貧?!睏罡怀烧f。 今年,溫拖鄉將建特色農業基地1000畝,長須干瑪鄉將建集體牧場3個,泥朵鎮將建電子商務服務站1個、開展電商培訓63人次,阿須鎮將創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1個……24 個鄉鎮正鉚足干勁,加快步伐奔小康。 更好日子在后頭 我們來到雅江縣益因二村。剛進普錯漢姆的家,她的手機就響了。聽聲音,是微信好友發起視頻通話。 手機響個不停,普錯漢姆接通了視頻,有點不好意思:“親戚約我一起上山挖蟲草?!?普錯漢姆今年50歲。去年藏歷年,在縣城上學的兩個孩子回家,教她用微信。以前,一家人住在山里,沒電沒路,也沒手機信號。有的親戚幾年才見一次面,有的完全斷了聯系。 受益于牧民定居工程,普錯漢姆一家搬到益因二村。如今,有事沒事都能視頻聊幾句,還經常見面,親戚們又熟絡起來。 美麗甘孜,有看不盡、說不完的新光景。培訓上門,往常閑在家里的男人們,學會了焊接、開大車、修摩托車。挖井、修路、建橋、架電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新崗位。農牧民買了電視,通了有線信號。有的藏族群眾最愛看新聞,了解新鮮事,跟著播音員學普通話。 過去騎馬,如今開車。稻城縣亞丁村的四郎汪堆,去年開著自家越野車,帶著家人到拉薩玩了8天?!拔覀兗夷艹鋈ヂ糜?,多虧了村里搞旅游?!彼f。 亞丁村,大山深處的一個村莊??恐l展旅游業,村民不但脫了貧,還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四郎汪堆把新建的房子租出去,年租金28萬元,加上挖蟲草、撿松茸、自家接待游客,年收入36萬元。 今年54歲的四郎汪堆,忘不了曾經的苦日子。吃不飽肚子,只能背著酥油、酸奶翻山越嶺換糧食,一天回不來,就在山上過夜。鞋子破了,打了補丁繼續穿,只要鞋底不斷就不扔。物資運進運出靠馬幫,走出大山得好幾天。 現在,山里依然有馬幫,只不過成了旅游項目。單靠經營馬幫的分紅,四郎汪堆一家每年就有6萬元收入。 高原藏區,“驢友”心中的圣地。甘孜州以全域旅游統攬產業扶貧,農旅融合,牧旅結合,林旅整合。藏族群眾建民宿,讓游客住藏房、吃藏餐、穿藏服,體驗康巴文化和高原生活。 新都橋,海螺溝,牛奶?!F鄉僻壤變身“網紅打卡地”,群眾掙了票子,長了見識,過上新生活。甘孜州的目標是,2020年旅游總收入達200億元,對全州GDP貢獻率升至40%,旅游稅收占全州財政稅收的45%。 這幾年,四郎汪堆也成了“驢友”,成都、重慶、麗江等地都去過。路近自駕,路遠乘飛機,手機上買票。聽他細數一家人去過的城市,我們露出了驚訝表情。他說:“這算什么呀!我們村還有人到國外玩過很多次呢!” 甘孜州18個縣市均為深度貧困縣市。目前,康定、瀘定等6個縣市已摘帽。按照計劃,今年,其余12個貧困縣將摘帽,251個貧困村退出,7161戶31242名貧困人口脫貧。 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楊剛基?楊峰?趙澤眾)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聯系電話:010-56189416

    北京華建英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16045333號-1 電話:010-56189416 郵箱:huajian@hjychr.com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20號樂成中心A座19層

    男女爱爱全过程免费看片
      <dd id="8jhwk"></dd>

    1. <nav id="8jhwk"><optgroup id="8jhwk"></optgroup></nav>

      <dd id="8jhwk"></dd>
    2. <form id="8jhwk"><legend id="8jhwk"><option id="8jhwk"></option></legend></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