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8jhwk"></dd>

  1. <nav id="8jhwk"><optgroup id="8jhwk"></optgroup></nav>

    <dd id="8jhwk"></dd>
  2. <form id="8jhwk"><legend id="8jhwk"><option id="8jhwk"></option></legend></form>
    hjzx

    四川汶川:來料加工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的“聚寶盆” 2019-05-28 00:00:00   了解更多
    0

    “在這干活,一個月能掙1000多塊錢?!彼拇ㄊ“沃葶氪h七盤溝村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蘇學芳,在她村子附近的川青甘物流園區來料加工扶貧車間總部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一年可掙萬把塊錢。 近年來,汶川縣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契機,堅持將來料加工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抓??h人社局主動作為、積極探索、高效推進、敢于擔當,通過大力建設來料加工扶貧車間,幫助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農活、帶娃、掙錢三不誤 蘇學芳原先在離家較遠的綿虒鎮上打工,自從家附近建起了扶貧車間,她就回到家門口干起了活。 “在這干活很自由,還能顧上家里農活?!碧K學芳說。她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先去綿虒得坐公交車,一來一回得花6塊錢,每天上下班要一個半小時?,F在走路10分鐘就到了,還省出100多塊錢車費?!?同村的張燕,工位就在蘇學芳邊上。她說:“在這上班離家近,我能接送娃娃上下課?!?8歲的張燕是一個7歲孩子的母親,丈夫在外打工,小家庭里里外外都得她來照顧。 當地同蘇學芳、張燕一樣情況的貧困勞動力還有不少?!般氪h貧困、閑置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轉移就業難度大?!便氪h人社局局長楊莉介紹,如何讓他們就業,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貧困勞動力“走不遠,走不出去”怎么辦?那就想辦法把產業“引進來”,把工廠辦到家門口! 隨著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不斷推進,2018年,汶川縣委、縣政府瞄準東部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契機,做出了大力發展來料加工產業,著力打造產業扶貧全面振興示范區的決定。來料加工扶貧車間的打造,有力促進了貧困及閑置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 “我一早去山上給果樹剪了枝,趕忙就到這里來了。等做到娃娃放學時,再回去煮飯。料理果樹、帶娃、掙錢都不耽誤?!笨丝萼l下莊村村民何洪說。 車間建到群眾家門口,讓產業扶貧發揮實實在在的效益,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掙上錢。 人社部門勇擔當 “來料加工”對于汶川人來說是個“新鮮事”。 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做什么項目,訂單可不可持續,價格怎么樣? 面對這些問題,汶川縣人社局迎難而上,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專門趕赴浙江義烏實地考察,與當地企業開展交流,并起草優惠扶持政策……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他們定下了來料加工的主要項目,爭取到高出過去50%的加工單價,并與中國來料加工產業聯盟協會、義烏來料加工聯合會等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計劃用10年時間,承接價值20億元的來料加工業務。 為營造全縣支持加工產業、投入加工的氛圍,汶川縣人社局專門印制《來料加工宣傳手冊》,發動全縣干部職工利用2019年春節期間開展“走基層”“兩聯一進”“戶戶入、入戶戶”等工作的契機,進村入戶進行宣傳。 “我們還加大了機器設備的投入?!睏罾蛘f,想要提高產量和收入,必須向機械化、流程化加工轉變。汶川縣人社局還爭取到2019年東西部扶貧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80萬元,為各扶貧車間配置加工機器60多臺。有了好設備,扶貧車間的產品產量也從最初的每月幾千件,逐步提高到每月10萬件。 據了解,今年汶川縣預計投入1000萬元的加工費用,加工工人人均增收有望超過1500元/月。 就業脫貧全覆蓋 “感謝政府的好政策,我一定當好這個帶頭人,帶領和我一樣的貧困戶一起勤勞致富?!饼埾l聯合村來料加工扶貧車間主任陳忠說。 陳忠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了汶川縣首批來料加工業務骨干培訓后,他回到村里一邊培訓村民一邊承接加工業務,又牽頭建起了聯合村來料加工扶貧車間。車間帶動4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其中貧困人員8人。 發展好來料加工扶貧車間,人才是關鍵。為建立車間主任隊伍和加工工人隊伍,2018年12月,由汶川縣人社局起草,汶川縣委縣政府下發《鼓勵來料加工經紀人開展對接培訓活動及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獎補方案》;2019年1月,出臺《來料加工產業發展扶持方案》。兩個《方案》的出臺,讓廣大干部群眾看到了汶川縣發展來料加工、建設扶貧車間的決心,激發起全民創業干事的信心。 今年3月,15個家庭作坊式的加工點搬進了建設一新的扶貧車間。其中,綿虒鎮綿豐村、草坡傳習所扶貧車間面積均超過1000平方米,能容納200人以上就業。陳忠所在的聯合村來料加工扶貧車間也搬進了政府全額投資改建的新廠房,還享受免租金的優惠。 除了貧困勞動力和富余勞動力,該縣人社局還密切關注特殊群體的就業需求。為促進汶川特殊教育學校的聾啞、智殘、肢殘學生就業,2018年12月,該縣組織第一批6名特教校學生到浙江義烏的企業跟崗學習。他們學成返校后,成為特教校來料加工扶貧車間技術骨干,采用“老帶新”“一幫一”的模式培養加工熟手。今年3月,第二批2名學生又踏上了去義烏的“取經”之路。校長毛運蘭說:“來料加工扶貧車間保障了我們的學生畢業后有業可就、有錢可掙?!?“社區低保戶和殘疾戶人員、‘4050’就業困難人員、待業青年,都在我們這里實現了就業?!蓖萱偰蠘蛏鐓^車間主任楊秀蘭說。 從貧困勞動力到殘疾低保戶人員,從專合社成員到異地搬遷社區居民,從中職學生到聾啞特教生,汶川縣的扶貧車間數量和吸納人員的數量都在不斷增長,汶川群眾的脫貧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寬。(賀家駿?王鏡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聯系電話:010-56189416

    北京華建英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16045333號-1 電話:010-56189416 郵箱:huajian@hjychr.com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20號樂成中心A座19層

    男女爱爱全过程免费看片
      <dd id="8jhwk"></dd>

    1. <nav id="8jhwk"><optgroup id="8jhwk"></optgroup></nav>

      <dd id="8jhwk"></dd>
    2. <form id="8jhwk"><legend id="8jhwk"><option id="8jhwk"></option></legend></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