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布2019年青年就業狀況報告 2019-07-09 00:00:00 了解更多
為了深入研究上海青年就業的總體規模、結構特征、流動規律和變化趨勢,上海市人社局、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聯合發布了《樂業報告》系列之《上海市青年就業狀況報告(2019)》,以2013年至今的上海市就業登記信息為基礎,結合部分抽樣調查數據,研究分析了16-35歲的上海青年就業狀況。 上海市就業登記信息系統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在上海登記就業的16-35歲青年共有493.8萬人,與去年同期(500.6萬人)相比減少6.8萬人,減幅為1.4%;與2013年同期(481.3萬人)相比增加12.5萬人,增幅為2.6%。從所占的比重來看,16-35歲的青年約占全市登記就業人數的48.7%。近年來在上海登記就業的16-35歲青年人數,持續穩定在500萬人左右的規模;因季節性變化引起的波動幅度基本上保持在5%以內,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18年僅為2.9%。 按戶籍分類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在上海登記就業的上海戶籍青年179.1萬人,與去年同期(193.1萬人)相比減少13.9萬人,減幅為7.2%;與2013年同期(229.9萬人)相比減少50.8萬人,減幅為22.1%。外省市戶籍的來滬青年(以下簡稱來滬青年)在上海登記就業的共有314.6萬人,與去年同期(307.5萬人)相比增加7.2萬人,增幅為2.3%;與2013年同期(251.4萬人)相比增加63.2萬人,增幅為25.2%。 統計數據顯示,安徽戶籍的來滬青年在滬登記就業的數量最多,為66.3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0.8萬人,增幅為1.2%;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長8.4萬人,增幅為14.6%。其次是江蘇戶籍的來滬青年,在滬登記就業的人數為51.7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0.9萬人,增幅為1.8%;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長10.3萬人,增幅為25.0%。來自江蘇、浙江、安徽等長三角地區的來滬青年,在滬登記就業人數共131.7萬人,約占在滬登記就業的來滬青年總人數的41.9%,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2萬人,增幅為1.7%;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長23.7萬人,增幅為21.9%。 從登記就業的青年人的學歷結構來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291.9萬人,約占59.1%,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0萬人,增幅為4.3%;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長80.9萬人,增幅為38.4%。值得關注的是,具有碩士及以上研究生學歷的青年登記就業人數為37.7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6萬人,增幅為13.8%;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長17.8萬人,增幅為89.4%。所占比重也由2013年同期的4.2%,增長到當前的7.7%。 統計數據表明,在上海從事第三產業的青年397.7萬人,約占81.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8萬人,增幅為0.4%;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長51.7萬人,增幅為14.9%。從事第二產業的青年90.7萬人,約占18.6%,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8.1萬人,減幅為8.2%;與2013年同期相比減少35.7萬人,減幅為28.2%。 據了解,在滬登記就業的16-35歲青年2018年全年平均月薪為7342元,與上年相比增長了743元,增長幅度為11.3%。2013年以來,上海青年登記就業人員的平均月薪整體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年均增長11.6%。 據悉,就業滿意度是勞動者基于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勞動強度以及薪資收入、晉升空間等相關因素的主觀認識和情感體驗,對其本人當前就業崗位作出的綜合性評價,是衡量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上海市人社局就業促進中心組織開展的專項調查結果顯示,16-35歲青年的就業滿意度指數為145.8,與上年度調查結果相比上升了1.1點,高于總體就業滿意度(144.6)1.2點,處于“比較滿意”區間。調查對象中,表示對當前就業崗位“非常滿意”的約占23.8%,表示“比較滿意”的約占68.8%,兩者合計約占92.6%,與上年度相比提高1.7個百分點;對當前就業崗位“不太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約占1.8%,與上年度相比下降0.4個百分點。(申仁寶)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聯系電話:010-56189416
新聞推薦
聯系方式
北京華建英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
電話:010-56189416
郵箱:huajian@hjychr.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20號樂成中心A座19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