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對癥下藥”治頑疾 根治欠薪顯成效 2019-10-15 00:00:00 了解更多
為有效根治企業欠薪頑疾,從源頭上規范企業用工管理,浙江省寧波市以深入推進“無欠薪”創建為抓手,通過精確“把脈”、精準“手術”、精心“管護”,實現系統治理、標本兼治。今年以來,寧波市立案查處欠薪案件數、涉及勞動者人數、涉及金額同比分別下降89.7%、58.9%和79.6%,有力維護了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一是精確“把脈”定“藥方”。寧波市始終牢牢把住企業勞動用工新情況、新形勢、新變化,努力創新“調配”欠薪治理工作“良方”。壓實責任,開出“治理配方”。在對各地政府實施考核的基礎上,首次將成員單位納入市級目標管理考核,做到責任分解到位、責任主體到位、責任目標到位,進一步完善欠薪治理的組織領導和責任體系。調研謀劃,開出“對癥猛藥”。積極參與浙江省根治欠薪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治欠薪負面清單”調研謀劃,進一步強化屬地政府主體責任、相關部門協同監管責任和市場主體守法誠信責任,為扎實推進根治欠薪下“猛藥”。創新手段,開出“預防新藥”。治理欠薪頑疾的根本在于不斷研究探索防欠“新藥”,實現根治欠薪的最終目標。為此,寧波市創新監管手段,在海曙區先行開發建設“在建項目欠薪預警平臺”,要求在建工程項目每月按時上傳工資性工程款轉賬、人員考勤、工資發放等資料,實現對“六項制度”落實情況的網上監管,實時掌握在建項目實名制管理、分賬管理、按月足額支付工資等制度的落實情況,常態化監管企業用工,從源頭上防范欠薪發生。 二是精準“手術”治“病灶”。寧波市聚焦欠薪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采取扎實舉措疏通堵點攻克難點。開展三大領域專項治理。針對工程建設領域和加工制造業企業工資糾紛在全市欠薪總數占比較大的情況,開展制造業、工程建設領域和企業欠薪失信行為三大領域專項治理。今年1-9月,工程建設領域欠薪立案數同比下降50%,重拳打擊惡意欠薪行為,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1件,列入欠薪“黑名單”13家。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市人社部門聯合住建、交通、水利等7部門,市、區縣(市)二級聯動,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動。緊盯在建項目“六項制度”落實,對工程項目實行體檢式普查,督促鞏固“無欠薪”創建成果,達到“三查兩清零”目標。專項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766人次,為889名勞動者追回工資1415.34萬元。督查督辦重大欠薪案件。專題梳理陳案積案和“案結事未了”的案件,落實各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責任,通過發函通報、約談整改等方式,使案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置。今年以來共督辦結案欠薪問題7件。 三是精心“管護”固“療效”。欠薪問題受宏觀經濟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易反彈反復,必須久久為功、常抓不懈。健全日常監管機制。通過開展專項檢查、日常巡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投訴舉報專查,加強日常監管。今年以來,共開展專項檢查4次,“雙隨機”抽查1次。同時,嚴格落實“一點接待、多點聯動辦理”制度、暢通維權渠道,使有訴必應、有案必接、有訪必查。強化聯動執法機制。充分發揮人社部門牽頭協調作用,加強與成員單位日常協作,落實會商研判、信息互通共享、情況通報、聯合執法檢查和欠薪失信聯合懲戒等制度,進一步增強治欠合力,形成齊抓共管的欠薪治理格局。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宣傳“工資不拖欠,維權要理性”,全域推廣“我的工資有話說”二維碼的運用,引導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同時,結合“三服務”活動,利用8718平臺等資源,組織業務骨干18人次累計為300多名企業勞資主管開展法律法規宣講,現場解答問題80多個,為中小企業規范用工降低用人風險答疑解惑,構建和諧營商環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聯系電話:010-56189416
新聞推薦
聯系方式
北京華建英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
電話:010-56189416
郵箱:huajian@hjychr.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20號樂成中心A座19層